2015年4月9日下午,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行业自律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中认大厦举行,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副秘书长徐德峰、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许士玉处长以及15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 徐德峰副秘书长表示,按照国家认监委深化改革和“多元共治”的要求,为了配合认监委简政放权的新常态,针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更好地把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团结在一起,开展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工作,规范竞争行为,引导有序、公平的竞争。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前期已经在强制性产品认证领域组织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要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工作。 许士玉处长强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领域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不断拓展行业自律范围、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鼓励认证主体发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一是要推动建立机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理念;二是在责任主体、责任意识、责任追溯、责任措施四个方面推行责任机制的建设;三是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制定行之有效的自律规范;四是要把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作为行政管理的补充,全行业共同执行、互相监督。与会的认证机构代表围绕目前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度研讨,并对行业自律工作的设想和期待也提出...
发布时间:
2018
-
04
-
02
浏览次数:75
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合作取得重大成果 认证认可既是中国入世谈判时的焦点,也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的重要内容。入世之前,我国认证认可行业存在多套体系并存、重复认证等问题,不符合WTO原则,也制约了经济贸易的发展。国家认监委成立后按照国务院确定的“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建立了归口统一、协调一致的认证认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认证认可国际合作逐步确立了由政府部门主导、认证认可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从此,统一的中国认证认可声音唱响全球。目前我国已加入了认证认可领域所有的20个国际或区域合作组织,全方位参加了9个国际检测认证多边互认体系,以及签署4个国际和区域认可多边互认协议。截止目前,我国共25人次在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管理层担任重要职务,116人次任工作组成员,44人担任国际同行评审员。同时,国家认监委还全面展开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合作。截止2014年12月,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个政府部门签署了93份合作协议文件,与欧、美、日、俄、韩、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或定期会议机制。我国认证认可广泛参与双多边国际合作活动,并得到普遍认可,这是我国在认证认可领域入世承诺全部兑现、认证认可工作全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并按国际规则运行的结果,同时也促使我国认证证书也成为出口产品的“通行证”,被广泛采信。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服务经济发展和国家外交外贸我国严格遵守WTO规则,并充分享受...
发布时间:
2018
-
04
-
02
浏览次数:111
6月9日,是“世界认可日”。当天,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举办“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启动仪式,推动沿线国家加强认证认可双多边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当天,国家认监委与比利时食品安全链局、全球良好农业规范组织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丹麦认可机构、蒙古标准化与计量局分别签署了认可双边合作协议。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国家和地区,丹麦、蒙古和海湾地区是我国产品和工程技术服务出口的重要对象和资源进口的重要来源。协议包括加强双方在检测、检验、认证等领域的认可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双方经过认可的检测、检验、认证结果直接互认与采信,并形成制度安排和长效机制等内容。协议签署将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互协调,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产品、服务、技术等要素顺畅流动,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这只是中国认证认可加快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认证认可正在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国家认监委确立了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的新目标和新举措,明确深化国际合作战略研究,以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合作、变就事论事为计划管理为主要目的,规划开展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战略研究项目。同时谋划以信息化手段对国际合作信息资源实现系统化和条理化。2015年3月,中国政府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发布时间:
2018
-
04
-
02
浏览次数:81
为进一步提升入境涉CCC产品认证监管工作水平,江苏江阴检验检疫局从制度上规划,人员上落实,不断强化和完善江阴地区涉CCC产品入境验证工作。今年以来,江阴检验检疫局多次召开CCC产品入境验证工作研讨推进会,结合口岸工作实际,不断改进相关工作。一是强化内部培训,对口岸一线人员进行CCC认证和入境验证相关政策知识培训,统一目标,严守质量,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二是开展联合查验,排查风险点,对部门重点企业和敏感商品,口岸部门和认证监管部门实施联合现场查验,实现口岸查验、到货检验等工作机制既独立运作,又相互配合,风险点全覆盖的完善工作体系;三是优化工作流程,对现场验证和后续监管进行优化整合,提升企业验证商品通关速度和CCC产品入境验证工作的有效性。(江阴检验检疫局)
发布时间:
2018
-
04
-
02
浏览次数:75
近日,青岛检验检疫局按照山东检验检疫局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产品监督抽查方案,赴企业仓库对青岛口岸进口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产品进行现场抽样,共抽取进口小家电4个型号4个样品,正式启动了2015年度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下一步,将把抽取样品集中送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按照认证要求的标准进行检测,以切实落实 “提升监管效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等工作要求,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保障作用。(青岛检验检疫局)
发布时间:
2018
-
04
-
02
浏览次数:92
中泰智联(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ZTZL)于2017年9月30日顺利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CNCA)的行政审批,成功获得“批发业和零售业服务”和“在收费或合同基础上的生产服务”认证资质。 此次服务认证资格的取得,进一步扩大了ZTZL认证业务范围,认证业务类别囊括了管理体系、服务认证二大类别,对打造和提升认证品牌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服务认证是什么? 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是由具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活动。常用的认证主要有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等。服务认证是基于顾客感知、关注组织质量管理和服务特性满足程度的新型认证制度,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优质服务供给比重、增强中国服务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为何开展服务认证?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发布时间:
2018
-
04
-
02
浏览次数:112